參訪人數:5923372 / 線上人數:1

查詢隊伍

瀏覽次數:846  
歡迎進入 烘情爐意 交流園區 專題研究累計 353 小時
報名日期: 2016-12-05 13:31:40
隊伍編號: C1724110012
隊伍名稱: 烘情爐意
縣  市: 彰化縣
組  別: 國中組
參賽類別: 地方特產特色類
中文專題名稱: 承薪呈憶話烘爐
英文專題名稱:
專題描述: 烘爐又名「風爐」,古書稱之「容火用具」,造型不一,用途廣泛,煮、炒、煎、炸,生火取暖,一應俱全,甚至傳統有「納吉避邪」之功。在民間習俗中,每逢嫁娶新居,都要用到「烘爐」以達到「趨吉避凶」的效果。現代的爐具已日益更新,而且時髦多樣化,烘爐的用途已漸被科技化、精緻化的炊具所取代,只剩下特殊的用途及念舊的中老一輩在使用而已。就算人們已不再使用它來烹煮食物,但福山社區正努力透過保存,留下這項文化資產,讓它活化再度於生活中利用。我們這次的專題,就是希望把這個即將消失的手工製烘爐技藝,詳實的紀錄下來。並且透過訪談、研究,透過網頁讓世人了解製烘爐工藝,並提出再生振興方案。
地方描述: 位於彰化市東郊的福山社區,昔日稱為「山仔腳」,南依定軍山,北順大肚溪,背倨虎仔山。雖然社區有極高比例是山地,然而目前有2300多戶,人口超過萬人,是全市的前五大社區。三、四十年前社區轄境有一番變遷,尤其是因為緊鄰台化公司,因此早期有不少住戶都是外來人口到台化就職的員工,如今雖然大部分此一時期的台化員工都已退休,卻也在福山社區落地深根,也使得福山社區的人口得以大幅成長。否則,早年福山社區大約僅有230多戶人家,大多以從事傳統產業,也就是製造烘爐、草繩為主。
學校名稱: 縣立陽明國中
指導老師 1
姓名 黃淑菁
性別
學生成員 5
姓名 賴榆璇
性別
姓名 鄭毓馨
性別
姓名 蔡珮妮
性別
姓名 倪芷盈
性別
姓名 顏郡瀚
性別
第 19 份報告寫於 2017-01-14 07:53:58 專題研究時數:17
標題 上傳網頁
內容 日期:105年2月6日(一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今天將網頁上傳 完成網頁的製作
學校:電腦教室的學術網路、無線網路系統
我們學校在電腦設備方面,共有二間電腦教室和e化教室供我們使用。我們犧牲中午睡眠時間,利用 假日、寒假,到學校進行研究工作。
■家中網路:無線WiFi ADSL
隊友家中都有電腦,有的同學有筆電,所以有時是帶回家完成,以達成搜尋資料、組員聯繫、發表進度及上傳作品的需求。
第 18 份報告寫於 2017-01-11 23:35:55 專題研究時數:21
標題 校稿
內容 日期:105年12月24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今天將網頁上的文字進行校對工作,校對以下網頁:
專題簡報、烘爐采風、烘情爐意、爐火純青、談笑烘爐、爐子可教、栩栩如生、烘動調查、烘動玩家、網站地圖:
●網頁製作技術問題:
雖然小組成員們皆會基本網頁製作技術,但是對於一些比較專業化的技巧應用還是陌生,所以會詢問指導老師以及另外 看書找尋製作網頁的盲點解答,以獲取更為豐富的製作技術。在製作網頁的過程中,因為組員們觀念的不同而意見不合,但經由多次的協調以及老師的協助下,彼此學習尊重別人,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,此外,我們也會上網 學習不同的網頁技巧。
●資料蒐集問題:
在老師的指正之下,專題資料的主要來源包括網路資訊、知識性的書籍資料、查詢博碩士論文網站、報章雜誌等,資訊的來源可以更多元且更為嚴謹。並將蒐尋所得的資料加以分類及篩選,然後統整與重新撰寫適合置入於專題網站上的資訊。
●安排探訪地點:
為了要使我們的專題內容能更加豐富,所以決定要到 民雄唯一的烘爐工廠進行實際觀光探訪,以獲取第一手資料,但是在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中,發現到距離過於遙遠,造成交通的不便, 還好有家長協助開車接送。為了讓組員們能做最好的配合,於是我們事先做功課,找工廠進行行前規畫, 綜合詢問每個組員們的意見之後,才決定起程。
第 17 份報告寫於 2017-01-05 00:12:13 專題研究時數:22
標題 課程融入
內容 日期:105年12月17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【生活中用到烘爐是利用熱學的什麼原理呢?】
1.對流是熱源對空氣加溫而透過空氣當介質,帶著高溫讓食物升溫 。
2.輻射熱是最重要的熱源,理論上是跟距離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越遠越不熱,燃燒木碳大概500℃以上,太陽溫度到地球上溫度都靠輻射(還被地磁擋掉很多), 所以食物在這麼近的地方很容易熟。
3.熱源直接作用在鍋子上面,透過傳導,讓食物升溫煮熟。
【生火速率的影響因子呢?】
生火速率的瓶頸主要還是在於木炭擺放的方式,採用童軍露營時生營火的堆疊方式就是運用熱對流的原理,讓新鮮的空氣能有效的從縫隙中鑽進木炭堆裡,這樣燃燒就會比較旺盛。
【生火後如何烘煮呢?】
火生起來之後,等火滅了煙也熄了之後就能來進行烘煮了,煙滅了可以減少多環芳香烴附著在食材上,火熄了則是溫度較低,比較不會發生表面已經烤焦但裡面還沒熟的狀況。但若能等到木炭表面已有白色灰燼的悶燒狀態時更佳,在這種狀態下來烘煮比較能鎖住食物的原汁原味,吃起來特別有古早味。
【過火儀式如何減低危險呢?】
在過火儀式的過程中,通常會等到木炭表面已有灰燼覆蓋時才來進行,這是因為灰燼具有隔絕空氣的效果,在這種缺氧狀態下的悶燒溫度較低,同時灰燼也有降低熱傳導的隔熱效果,如此信徒過火時才比較不會被燙傷。

第 16 份報告寫於 2017-01-03 10:14:26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感謝的心
內容 日期:105年12月10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我們的承薪呈憶話烘爐專題得以順利完成,背後其實有一群無名英雄,原本在福山,只剩下烘爐阿公能口述過去烘爐歲月的點點滴滴,連最後一家工廠都收了,根本沒有人在現場製做烘爐,經過一番追尋,我們找到了在嘉義民雄的烘爐工廠,沒有他們的協助幫忙,我們不可能採訪到快消失被遺忘的行業--烘爐。一路走來,我們真的很幸運,能遇見這一群堅守傳統、不肯離棄、默默付出的人,熱心提供我們資訊與資源,感謝社區、地方人士以及師長的指導與協助,感謝家長協助接送,感謝學校提供電腦與場地,我們從這次研究,不僅學到如何製作網頁的技巧,還學到傳承烘爐堅毅不拔的精神。
第 15 份報告寫於 2017-01-01 14:49:12 專題研究時數:21
標題 修改網頁
內容 日期:105年12月3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本專題研究為提升民眾認識烘爐文化,來福山體驗,我們對烘爐的 傳承,提出下列三點建議:
建議一:要推廣烘爐社區的特有文化,讓大眾認識福山 社區,了解福山里如何傳承烘爐產業。建議建立學生對傳統產業的認 識,進而發揚獨特的傳統文化。
建議二:選擇傳統純手工製作的烘爐,不選擇以機器代替製作而成的。
建議三:建議福山社區,利用廣告或 網路來推廣傳統烘爐,設計成文創產品。

第 14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31 09:27:22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網頁製作
內容 日期:105年11月26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在彰化福山社區有項傳統產業--烘爐,這是一個即將消失的文化特產,為了讓 烘爐的傳承受到世人的重視,感受傳統產業文化之美,我們進行並體驗了一趟地方特產特色之旅 !
故本專題研究期望達到以下 四個目的:
(一)探究烘爐的歷史源流與民俗用途,希望大家能認識烘爐這樣傳統產業。
(二)探究烘爐產業的製造與烘爐工廠的經營,希望保存這項文化特產,讓烘爐風華再現。
(三)透過實地走訪烘爐工廠,與地方人士交流,深入了解業者辛苦經營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法。
(四)透過網頁讓世人了解製烘爐工藝,並提出再生振興方案。

第 13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9 10:11:14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製作網頁心得
內容 日期:105年11月19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在學習網博專題製作的過程中,我學習到了許多,並且學會了如何在專題中找出問題,以及在最短的時間 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,學會和大家分工合作也是非常的重要。也了解了如何掌握重點,最重要的是我從中感受到了人情味的溫暖,這是最棒的了。
第 12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8 10:18:22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網頁製作
內容 日期:105年11月12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現代炊具進化:
現代的爐具已日益更新,而且時髦多樣化,烘爐的用途已漸被科技化、精緻化的炊具所取代,只剩下特殊的用途及念舊的中老一輩在使用而已。在過去,烘爐因為體積不大,搬運輕便,無論山顛僻壤,水濱茅宅,均可見其蹤跡,而且燃料易取易得,對於經濟狀況較拮據的窮苦人家更為最佳的良伴,尤其在天寒地凍時節,更添幾分溫馨和懷舊的情懷。

第 11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6 22:02:52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烘爐料理
內容 日期:105年11月5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第一次看過烘爐的我們,覺得烘爐不只可以用來去霉運, 也有用來煮一些傳統的小吃、零食等功用,這更讓我們大開眼界呢!而我們上網找了一些傳統的點心以及製作的方法 。
1.做膨糖:
先把砂糖跟黑糖以3:1調好,用兩匙調好的糖再加水,以2:1倒在湯勺中,邊煮邊攪拌,到變濃稠 ,加入小蘇打快速攪拌,攪拌均勻後倒在烘焙紙上,等它膨脹均勻 、冷卻即可食用。
2.煮茶
利用烘爐,煮白開水來沖麵茶,水一定要夠滾夠熱,以2至3倍的熱水沖泡,在快速攪拌成糊狀,這樣才能將麵茶的香味沖出來。



第 10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3 12:40:29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專題學習心得
內容 日期:105年10月29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在我們研究過程中,不但參觀了烘爐工廠, 也訪問了許多地方人士與業者,製作專題網頁的過程中,我們學習到:
以編寫主題來說,因為自己負責烘爐的歷史發展,所以需要很多有關 烘爐歷史或福山社區發展的資訊,但在網路上能搜尋到的資料實在有限,還需要更多出版的書籍或 烘爐相關論文,並從這些書籍中找尋有關烘爐的內容。原本以為只要找到資料就可以直接編寫,但事實上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,好不容易找到 烘爐的相關書面資料,但提及的重點可能只有幾頁或幾句,還要在這些大方向的資料中整理出每個重點及方向,雖然一開始做有點吃力,不過也因為這樣大量地蒐集資訊,慢慢地訓練出了自己的統整能力。多不同面向的事情:
第 9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1 12:40:07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烘爐簡介
內容 日期:105年10月22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烘爐又名「風爐」,古書稱之「容火用具」,造型不一,用途廣泛,煮、炒、煎、炸,生火取暖,一應俱全,甚至傳統有「納吉避邪」之功。在民間習俗中,每逢嫁娶新居,都要用到「烘爐」以達到「趨吉避凶」的效果。俗諺就有新婚燕爾,稱之為「新烘爐、新茶壺,嫁好ㄤ、娶好某。」的歇後語,相當吉利而傳神。古人在泡茶待客時,亦以烘爐為上上之選,如「寒夜客來茶當酒,爐火鼎沸初映紅。」想見烘爐扮演情濃話家常之重要功能。而古人白居易詩:「綠螘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,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」皆是傳世已久的名作,從中能看出冬天時烘爐起火時的溫暖畫面。
第 8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20 12:43:54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走訪行前會議與資料討論
內容 日期:104年10月15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我們找尋福山社區的資料,為行前做準備。福山社區是一個接近城市的社區,社區居民多為青、中年人,近來,社區居民共同打造烘爐的故鄉,達到農村文化的保存、生活區域風貌改善維護,創造社區特色記憶,充分凝聚社區居民共同的意識,完成打造社區美學的目標。
第 7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19 16:21:44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烘爐小檔案
內容 日期:105年10月8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  「兩個耳朵、一張大嘴巴、 烹火煮飯全靠它」、「三隻腳朝著天、一張嘴生肚邊。」很有意思的猜謎,這兩個流傳民間的謎語,是在猜一廚房用具,答案謎底是「烘爐」!
  自從隧人氏發明「鑽木取火」以來,不僅將人類的生活邁入一個新的紀元,也為食物的烹煮提供了更好的方式,造就了人們身體的健康。而在一些炊食的工具中,烘爐可說是當年農業社會中沿用最久,也最方便的一種。
  透過那熊熊的火焰,不僅點燃了眾人的希望,也溫暖了不少人們的心胸,「爐中日月長」,它代表著是一種永不止息的文化表徵。雖然新一代的新新人類,已不識其中滋味,但對於走過那些勤奮打拼歲月的中、老一輩而言,那是永遠難忘的經驗呀!
第 6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17 10:24:39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問卷設計
內容 日期:105年10月8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我們討論著問卷內容,打算將問卷親自到校園及社區對同學及家長、社區人士進行問卷調查,以瞭解時下民眾對烘爐的經驗和認知。問卷內容如下:
1.你知道有烘爐這項傳統產業嗎?
□知道   □不知道
2.請問你有看過烘爐嗎?
□有   □沒有
3.你知道什麼時候會使用烘爐嗎?(可複選)
□結婚時   □去霉運時   □烤肉時   
4.你知道烘爐是什麼做的嗎?(可複選)
□水泥    □泥土     □粗糠    □石頭
5.你知道製作烘爐至少要花多久?
□三天    □五天    □五天以上
6.你曾經使用過烘爐嗎?
□有    □沒有
7. 你若買個烘爐會自用或送人當禮物?
□自用    □送人當禮物
8. 如果你有一個烘爐,你會如何使用?
□煮東西    □冬天用來取暖   □裝飾用
第 5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16 12:38:37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問題討論
內容 日期:105年10月1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一專題研究歷程,主要使用以下四種研究方法:
(一)文獻分析法:蒐集有關福山社區的資訊,統整出烘爐文化、嫁妝店巡禮、 烘爐產業、烘爐用途等資料。

(二)實地探訪法:實地探訪福山社區,藉此體驗與了解福山的地方特色,並了解烘爐如何在時光的流轉下蛻變、轉型與創新,在陳舊與現代的揉合下,揮灑出福山獨特的傳統色彩。

(三)訪談法:經由訪談福山社區的耆老,得知烘爐故鄉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與轉型,同時藉由訪談收集第一手資料。

(四)問卷調查法:實地發放問卷,調查人們對於烘爐的了解有多少,瞭解人們對烘爐這項傳統產業的感受情形。
第 4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15 14:07:07 專題研究時數:20
標題 內容架構
內容 日期:105年9月24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1.訂定專題題目
2.專題內容架構
專題名稱:烘情爐意
類別: 地方特產特色
◎專題內容大綱初步構想如下
1. 專題簡報
2. 烘爐采風
3. 烘情爐意
4. 爐火純青
5. 談笑烘爐
6. 爐子可教
7. 栩栩爐生
8. 烘動調查
9. 烘動玩家
10.網站地圖
  學校課程裡,老師設計相關的融入課題,讓同學對烘爐與傳統產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我們除了期待老師能帶我們去看看烘爐,也用心吸收正確的烘爐資訊。
最後,我們訪問了烘爐阿伯,我們看到靠著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了古色古香的烘爐,學習到烘爐阿伯對待傳統產業的態度,對他的人生歷程深覺感動與敬佩。也聽在地的耆老說了很多關於烘爐的故事,以及很多值得我們向烘爐師傅學習的人生經驗,在接觸烘爐的研究過程中,我們產生了強烈的傳統意識,唯有保存好傳統的記憶才有辦法讓更多人知道烘爐這項產業。我們透過了這個專題更深入的了解烘爐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,讓我們從未思考過的面向去關切夕陽產業,這對我們來說是對傳統產業觀念的翻轉。
第 3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09 14:09:20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資料收集
內容 日期:105年9月17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318教室
討論內容:
上網收集資料
福山社區的logo,不同色彩代表著這裡每個不同的人,手牽手一起為福山創造屬於社區的故事及傳說,福山社區可說具有自己的產業特色及社區發展。
為了讓社區居民認識在地文化、建立社區文化、凝聚社區共識、認同社區、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,進而喜愛社區,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“人、文、地、景、產”五大社區發產面向,一起加入社區營造的行列,共同打造福山新風貌『烘爐的故鄉』。
雖然烘爐陪伴過去人們走過成長的歲月,但是無可諱言的,除了特殊的場合外,現在使用的人口及機會已甚少。 如何讓烘爐 再活化,福山社區透過社區營造, 要把烘爐故鄉的特色再形塑出來, 我們團隊也希望能扮演文化傳承小志工,盡一份小小力量, 找出振興的方案。
第 2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07 08:13:52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決定網頁研究主題名稱與隊名
內容 時間:2016.9.10(六) 17:00,318教室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討論內容:擬定網頁研究主題與隊名
一、網頁研究主題
位於彰化市東郊的福山社區,昔日稱為「山仔腳」,南依定軍山,北順大肚溪,背倨虎仔山。雖然社區有極高比例是山地,然而目前有2300多戶,人口超過萬人,是全市的前五大社區。三、四十年前社區轄境有一番變遷,尤其是因為緊鄰台化公司,因此早期有不少住戶都是外來人口到台化就職的員工,如今雖然大部分此一時期的台化員工都已退休,卻也在福山社區落地深根,也使得福山社區的人口得以大幅成長。否則,早年福山社區大約僅有230多戶人家,大多以從事傳統產業,也就是製造烘爐、草繩為主。我們打算做這個主題,研究福山。
二、網頁參賽隊名
我們打算用烘情爐意當隊名
第 1 份報告寫於 2016-12-05 13:34:54 專題研究時數:18
標題 召開網界博覽會小組成立會議
內容 日期:105年9月3日(六)
參與人員:蔡珮妮、鄭毓馨、倪芷盈、賴榆璇、顏郡瀚
指導老師: 黃淑菁
地點:218教室
討論內容:
召開網界博覽會小組成立會議
今天老師詢問我們願不願意做網博,我們五人興高采烈的馬上答應了。
再作網博的同時,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。
我們學會了如何做網頁,如何上傳圖片,以及如何使資料的收集更完整。
還有機會到福山里看到傳統產業──烘爐,更重要的是學習到團隊合作得精神
沒有資料